1.试样准备
裁剪试样:按照相关标准或测试要求,将待测纸张裁剪成规定尺寸。例如,常见的尺寸有300毫米×75毫米等,具体尺寸需根据所采用的标准而定。
检查试样:确保试样表面平整、无褶皱、无气泡,边缘尽量光滑,避免这些因素干扰测试结果。
2.仪器准备
连接电源与设备:将纸张摩擦系数仪连接到电源,并打开仪器,进行预热,一般预热时间至少30分钟。
安装滑块:把滑块(带有预定重量)小心地连接到测量头上,并调整滑块的位置,直到显示器显示出的实时力值为零。
3.参数设置
设置试验参数:在仪器上设置好试验的相关参数,如文字信息、数字信息等。不同型号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操作界面和设置选项,但一般都需要输入或选择与测试相关的参数,如滑块的重量、运动速度、行程等。
选择测试模式: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,如静摩擦系数测试、动摩擦系数测试或动静摩擦系数测试。
4.装夹试样
固定试样:将准备好的试样一端固定在摩擦系数仪的试样夹持块上,确保试样与滑块的运动轨迹平行。可以使用双面胶或其他固定方式,但要注意固定牢固,且不能对试样造成损伤或变形。
放置滑块:将固定有试样的滑块无冲击地放在第一个试样中央,并使两试样的试验方向与滑块方向平行且测力系统恰好不受力。
5.纸张摩擦系数仪开始测试
启动测试:按下仪器上的“清零/光标”键,让试验界面的数据归零后,轻轻释放滑块,让它沿着试样表面自由滑动。仪器会记录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值。
重复测试: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通常需要重复上述测试步骤多次,每次更换新的试样,以获得多个数据点。
6.数据处理
计算摩擦系数:根据记录下来的摩擦力值和滑块的重量,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纸张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。有些仪器可能会自动计算出摩擦系数并在屏幕上显示结果。
分析结果:对多次测试得到的摩擦系数数据进行分析,去除异常值,然后求平均值,得到最终的纸张摩擦系数。同时,可以根据需要将结果进行保存、打印或传输到其他设备上。
